妆点首页 > 娱乐 > 明星作品 > 电影 > 正文

这部电影向宗教提出的问题,让人抓狂

来源: 橘子娱乐 2017-03-07 11:19:17

  文章来源:橘子娱乐 ,标题:这部电影向宗教提出的问题,让人抓狂- 责任编辑:Ring

这部电影向宗教提出的问题,让人抓狂

  注意!小编要提前声明:

  观看这部电影体验会很复杂。

  它像是一把钝了的刀子,慢慢地一点点刺进你的胸腔,剖开皮肤,割裂脂肪肌肉,最后刺入你的心脏。你会感到压抑而窒息。

  但,最终你又甘于去承受这部伟大作品所带来的痛苦。

  沉默

  Silence

  

  豆瓣评分7.8分。

  

  IMDb7.5。

  烂番茄新鲜度84%。

  

  如果你没有欣赏电影的耐心,这部长达160分钟的作品可能并不会让你有多少兴趣。

  但是,真正优秀的作品,不论它探讨哪里的故事,讲述什么历史,都会被更多的观众认可。

  我曾经看过很多关于信仰的电影,比如《耶稣受难记》、《天国王朝》、《法老与众神》,还有梅尔·吉布森的《血战钢锯岭》等等。

  

  有讲述人性善恶斗争的,也有表达自己对信仰的执着与坚持,还有反映不同宗教间激烈碰撞的。

  但像老马丁这部《沉默》带来如此矛盾感受的还是第一次。

  主演是你非常熟悉的。

  《超凡蜘蛛侠》里让中国观众牢牢记住了他。

  《血战钢锯岭》里,他已经将自己最好的表演,奉献给了全世界——安德鲁·加菲尔德

  

  如果说《血战钢锯岭》用战争的惨烈和枪林弹雨的爆裂,来诠释一个基督徒的宗教观。

  那么《沉默》则更像一则表面并不浮华,内里却张弛有度的历史小品。

  《沉默》改编自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同名小说,讲述了德川幕府时代的一段历史。

  一个葡萄牙耶稣会的教士偷渡到日本传教,并调查恩师因遭受“穴吊”酷刑而宣誓弃教一事。

  

  因为这事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,不只是个人的挫折,同时也是整个欧洲信仰、思想的耻辱和失败。

  德川幕府害怕西班牙等欧洲文化侵蚀日本,实行严格地锁国政策和禁教令,信仰天主教是莫大的罪过,轻者驱逐,重者处死。

  

 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加菲尔德偷渡到日本,传教。

  先抛开影片的观点,单看电影,导演马丁·斯科塞斯做的很不错。

  镜头多以冷色调为主,摄影特别美。

  这种美和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格格不入,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意味。

  

  同时,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,也很考究。

  整部电影叙事不闻不问,不紧不慢。

  就像小火熬制一锅美食,慢慢熬制着一个一个的爆发点和高潮点。

  而镜头语言的得体使用,使得一切剧情的进展毫不突兀,顺理成章。

  比如整部电影的摄影都有一种雨天的阴暗和压抑的潮湿感,以配乐加持,将日本特色和传教的艰辛烘托得出彩。

  

  而因为影片探讨的关于宗教和信仰,人性和历史的主题。

  所以,影片中有些俯镜的运用,简直神奇。比如这个镜头。

  

  三位传教士从屏幕的左侧缓缓走到右侧,而摄影机并没有动,一直以俯镜形式延续,直到三人走出屏幕。

  这种摄影风格,不但体现出导演及摄影考究的构图美,更让镜头语言呈现出上帝视角的感觉。

  

  这也是导演在刻意暗合影片所要讨论的主题。

  说到主题,这是一部提出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电影。

  并且,这也是一部探讨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的电影。

  电影中关于宗教和人性,关于信仰与反叛、圣洁与背德、强权与卑微、受难与恐惧、坚贞与隐忍、挣扎与超脱都做了讨论,可你无法找到答案。

  

  小编并不是基督徒,也没有什么信仰。

  但是即便没有信仰,这部电影也能看得让人心灵震撼。

  做一个假设,如果你是一个信仰坚定的基督教徒,给你两个选择——

  要么你看着自己无辜的教徒一个一个死去。

  要么叛教,踩踏圣物,咒骂圣母。

  你会怎么选?

  

  死很简单,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死,也很高尚。

  但是,没有这个选项。

  要么经受内心的煎熬,看着身边的教徒因为自己的选择失去生命,要么践踏自己的信仰,唾弃自己曾经奉为神明的十字架。

  

  电影给出了答案。

  这些穷苦的乡下村民,将天主教作为心中的信仰,将十字架作为圣物,将传教士看作Father。

  他们宁愿被淹死,被“穴吊”(德川时期的一种日本刑法,将人绑起来,然后倒吊在坑里,耳朵后开口让血慢慢流干,但不会很快死去的折磨方法),被杀头,被烧死,也没有放弃。

  

  同时,影片抛出了第一个问题——

  他们所信奉的上帝,在自己因为他被杀的时候,怎么不出现?

  上帝面对教徒所受的痛苦,面对人世间遭受的灾难,为何无动于衷?

  

  至此,观众也才明白,片名《沉默》,也即指上帝的沉默,God\'s silence。

  稍微对基督教有了解的人都知道,上帝“无处不在,无所不在”,他和我们“共同承受苦难,经历煎熬”。

  但是,于普通人而言,“无处不在”和“不存在”似乎没有什么两样。

  因为人们总是相信见到的东西,总是信奉眼见为实。

  你没见过上帝的样子,凭什么相信他是存在的?

  

  当他的教徒在异国他乡,因为信仰他殉难,因为信仰他遭受折磨,因为信仰他家破人亡,在凄凉与肮脏中死去。

  他为什么不出现,拯救他们,而是远远的望着,虚无缥缈不可触摸?

  其实,神学官方的解释,让人感觉很无力。

  它教导人们要完成自我救赎,自我救赎即上帝的救赎。

  那么高冷的遥不可及,对于普通的信徒来说,简直是末世般的悲凉。

  那么如此,影片中日本信徒的那种执着,还有什么意义?

  

  这里,就引出了影片抛出的第二个问题——

  他们信奉的,到底是具象化的宗教人物、事物和行教方式,还是宗教背后的教义、理念和追求?

  如果你真正信奉基督教,那么,面对信仰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和信仰,促使你能做出的最合理决定之间,有没有正确的取舍和必然的联系?

  对于这一点,影片并没有做出回答,只是用恰当的镜头表现形式,予以展示——

  有些人,为了自己的信仰,宁愿遭受酷刑惩罚,直至死亡。

  有些人,却可以为了生命弃教,踩踏神像,向十字架吐痰并诋毁神明。

  

  孰对孰错,孰是孰非,影片没有给出答案。

  导演就像一个讲故事的人,安安静静向你叙述着事实,却留下一个又一个激荡的无法解决的问号。

  信仰,没有错,活着,也没有错。

  坚持道义和为生存放弃,两个都看似合理的解释,却无法在一起共存。

  

  一步又一步,影片终于提出了第三个问题——

  在面对一群人因为你的信仰而受苦受难时,它是不是就值得抛弃。

  放弃曾经自己最坚持的真理去拯救别人的生命,这种选择对不对?

  

  我们都知道,自己为了信奉而死,容易且光荣。

  可背负着他人的生命,这种不能承受之重,却是一生难以解脱和救赎的。

  上帝也不行,信仰也不行,谁都不行。

  面对这种选择,主人公选择了后者。

  在他弃教的同时,五个弃教的教徒因此得以保全性命。

  

  可一名神父放弃信仰,是不是又显得低贱和龌龊?

  这种价值的讨论和意义的度量,才定格了影片真正要讨论的主题深度。

  可能正如影片中所说:日本是一片沼泽,根本无法生长出花朵。

  面对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,天主教要在东方文化中生根发芽,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
  

  面对上帝,我们做错事可以自我救赎,忏悔罪恶,我们遇到困难可以坚持信念,低头奋进。

  那么,当我们因为上帝而遭受苦难,遭受痛苦,甚至使得自己最亲的人成为殉难者和陪葬者,

  这种信仰,是否还有坚持的必要?

  

  影片最后,加菲尔德和费列罗一样,放弃了天主教。

  有了日本的妻子和儿子,并在日本长眠。

  就在遗体被火化的那一刻,他手中那个十字架,在火焰中金光闪闪,似乎得到了上帝的回答。

  

  《沉默》是一部好电影,不可多得的好电影。

  不论从电影艺术的角度,还是从文化的角度,人性的角度,宗教的角度去解读它。

  看似是一部宗教电影,实则,它是一部质量上乘的人文历史之作。

  在主流价值观渐渐鱼龙混杂,大众的娱乐趣味和审美情趣开始模糊的时候,欣赏这样一部作品,就像看到了人类历史中的一股清流。

  

  一辈子的基督徒最终以佛教的礼仪下葬,似乎在告诉观众——

  死后没有彼岸,生前尽是沧桑。

  这种信仰,即便在行为上可以抛弃,但却连接了生命的开始和终结,永远存在于这个人苦难的一生中。

  

橘子娱乐二维码

扫码下载橘子娱乐APP,让快乐来的更猛一些。


  最新消息:《这部电影向宗教提出的问题,让人抓狂》相关视频内容,可关注微信公众号(starxinbei)阅读。

网友评论

妆点网

Copyright © 2007-2020 ZDFACE Corporation
侵权、不良内容快速处理:annmumuzai@foxmail.com
备案号:赣B-20120025-3
All Rights Reserved